top of page


對付脂肪肝 要點做運動先啱?
脂肪肝患者除了要多注重飲食,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亦相當重要。[1]有研究指出如果將體重降低 5-7%,可減低肝臟脂肪含量。建議患者可多進行帶氧運動及耐力訓練,以助控制病情。 帶氧運動 [2]帶氧運動有助促進人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夠令血糖水平下降及改善血脂狀況。建議患者每星期要...
Mar 2, 2023


DCH AURIGA贊助 - 超過320位醫護人員在線進修 - 「提昇腸胃健康:成人護理篇」(CNE 1.5)
超過320位醫護人員參與「提昇腸胃健康:成人護理篇」免費進修ZOOM講座。 精神科專科醫生—葉沛霖醫生拆解了腸胃道健康與精神健康的關係,亦分享了紓緩壓力的方法,教導一眾醫護如何減輕日常壓力所帶來的困擾。 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醫生分享了常見的腸胃道疾病,以及檢測和治療方法,加...
Feb 28, 2023


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週年晚宴暨「基層醫療前瞻: 資源與挑戰」論壇2023
感謝主禮嘉賓李國棟醫生、林哲玄議員、各界醫療護理界領袖、病人組織、贊助商光臨及指導本會週年晚宴暨「基層醫療前瞻: 資源與挑戰」論壇,從政府、安老業界、教育界、西醫界、中醫界、病人組織等多層面,邀請各領袖交流對基層醫療發展的意見。本會將繼續以「醫療護理跨專業合作」為宗旨,致力...
Feb 20, 2023


2成人患脂肪肝會轉變成肝癌?邊項檢查先至好?
現時脂肪肝的問題變得愈見普遍,但若沒有及時作出適當的治療,有可能會演變成奪命的肝病。根據調查顯示,約一成的脂肪肝患者會在發病後14年內發展成肝硬化[1],而兩至三成的脂肪肝患者會在7至10年內由肝硬化演變成肝衰竭或肝癌。究竟點先可以知道自己有否脂肪肝呢?
其實脂肪肝患者並無顯見
Jan 26, 2023


逾1/4港人有脂肪肝?或增冠心病風險?
香港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都喜歡在放工後與好友小酌幾杯,幫助釋放壓力。根據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的調查[1],指出有超過四分一的成年港人患有脂肪肝。近年亦指出喝酒會增加患有脂肪肝的機會,究竟呢個講法啱唔啱?脂肪肝又係點形成?
[2]脂肪肝指有過多的脂肪在肝細胞中積聚,當在肝臟裹
Jan 26, 2023


免費線上ZOOM講座 : 提昇腸胃健康:成人護理篇 (CNE1.5分 )
香港人生活奔波勞碌,作息和三餐都不定時,很容易患上腸胃道疾病。而且,腸胃道的健康與個人精神狀態息息相關,生活壓力大,長期精神緊繃,亦會增加患腸胃道疾病的機會。 是次CNE中,外科專科醫生會分享不同的成人腸胃道疾病、檢測方式以及治療方法。精神科專科醫生也會講解精神狀態與腸胃道...
Jan 20, 2023


培力農本坊贊助 - 超過280位醫護人員在線進修 - 「中西合壁癌症療法講座」(CNE 1.5)
【醫護人員在線進修】 超過280位醫護人員參與「中西合壁癌症療法講座」免費進修ZOOM講座。 腫瘤科專科醫生—吳劍邦醫生講解了不同的癌症病徵、檢測方式以及治療方法。吳醫生指出我們可以從飲食、生活習慣及定期體檢著手,以減低罹癌的風險。...
Jan 12, 2023


肝酵素回復正常=肝臟健康?
肝酵素是檢查肝臟的重要指數之一,能夠反映肝臟的發炎情況。[1]但當肝酵素正常時,是否代表肝臟健康正常呢?
事實上,肝酵素未必能反映肝纖維化的程度。有本地研究調查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e抗原陰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肝酵素水平與肝纖維化的關係,結果發現即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酵
Jan 3, 2023


肝酵素超標 代表肝臟響起警號?
都市人飲食唔均衡,加上缺乏運動,隨時有機會出現肝酵素過高嘅問題。 [1]究竟咩係肝酵素?肝酵素上升又代表d咩?以下將會簡單介紹肝酵素嘅作用同埋肝酵素上升嘅原因。
肝酵素其實係一種收藏於肝臟細胞入面嘅酵素,主要負責推動肝臟的正常運作。一般嚟講,肝酵素主要有谷丙轉氨酶(ALT)及谷
Jan 3, 2023


肝病患者孤身抗病?社會上有何支援?
肝病在香港十分常見,患者在抗病路上或會面對多重困難,但幸好現時本港有一些肝病的組織及協會,它們除了會為肝病患者提供教育及輔導服務外,更會組織不同的活動,積極向患者提供支援。
例如,有些組織正積極推廣器官捐贈,呼籲公眾捐肝救人,為肝病患者出一分力[1]。此外,有本地的肝病協會大力
Dec 14, 2022

![本地首三大致命癌症之一[1] 肝癌問題不容忽視](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6ddeb2_4134b467a68a4a0388175ce36182535b~mv2.jpg/v1/fill/w_454,h_341,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6ddeb2_4134b467a68a4a0388175ce36182535b~mv2.webp)
本地首三大致命癌症之一[1] 肝癌問題不容忽視
在2020年,肝癌在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中排第5位,共有1,735宗發病。當中男性佔了1,261宗,遠比女性多[1]。
雖然在1981年至2020年間的總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有下降的趨勢,但在2020年仍有1,530名病人因肝癌離世,佔整體癌症死亡總數的10.3%,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
Dec 14, 2022


免費線上ZOOM講座 : 中西合壁癌症療法講座 (CNE1.5分 )
隨著科技的進步,愈來愈多癌症療法供患者選擇。不過,不論選擇哪一種療法,治療期間必會增加身體負荷,更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是次CNE中,腫瘤科專科醫生會分享癌症的檢測方法和療法,以及如何調理身體以減少副作用的影響。註冊中醫師也會分享癌症患者應如何從飲食方面著手調理身體,幫...
Dec 13, 2022


DCH AURIGA贊助 - 接近200位專業母嬰護理人員在線進修 - 「提昇腸胃健康:嬰幼兒護理篇」(CNE 1.5)
超過190位醫護人員參與「提昇腸胃健康:嬰幼兒護理篇」免費進修ZOOM講座。 嬰幼兒的腸胃道發展尚未成熟,較容易出現痾嘔肚痛等問題。 兒科專科醫生—蘇詠怡醫生及小兒外科專科醫生—廖思維醫生於講座中分享了不同程度的嬰幼兒腸胃道疾病症狀、紓緩方式、治療等等。蘇醫生亦指出對於寶寶...
Dec 9, 2022


醫護之選-健康品牌成就大獎2022登上《中醫生活》
由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主辦、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統籌的「醫護之選」大獎花絮已登刊於《中醫生活》。 感謝各得獎品牌為推動社區健康所作出的貢獻,希望大家能夠秉承關注健康之精神,繼續前行。 ——————————————————...
Dec 6, 2022


TVB播放「醫護之選-健康品牌成就大獎」2022花絮
大獎花絮登上TVB無線電視,藉此與市民一同見證各得獎品牌於過去一年推動社區健康文化的貢獻。由即日起於黃金頻道—翡翠台(81頻道)及無線新聞台(83頻道)播出,大家記得密切留意! 主辦: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 支持機構: - 香港安老及復康服務聯會 -...
Nov 29, 2022


免費線上ZOOM講座 :提昇腸胃健康:嬰幼兒護理篇(CNE1.5分 )
孩子的成長與腸胃道的健康息息相關但嬰幼兒的腸胃系統尚未成熟,較容易患上腸胃疾病 是次CNE中,兒科專科及小兒外科專科醫生會分享如何應對嬰幼兒的腸胃不適以及改善他們腸胃健康的知識母乳顧問亦會分享相關腸胃知識,以幫助嬰幼兒茁壯成長 主題:提昇腸胃健康:嬰幼兒護理篇...
Nov 17, 2022


晴報全版報導 - 醫護之選-健康品牌成就大獎2022
喜獲《晴報》公報由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主辦、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統籌的「醫護之選」大獎。 感謝大獎典禮當日蒞臨的嘉賓,亦再一次恭喜各得獎品牌,希望各品牌能夠本著關懷社區健康之精神,繼續於健康領域作出貢獻。 ——————————————————...
Nov 14, 2022

4招減低肝硬化併發症的風險!
肝硬化的可怕之處在於其併發症,如門脈高壓、肝性腦病、腳部和腹部水腫等,情況嚴重甚至會危及性命。要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患者及家人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小貼士:
避免飲酒:不論肝硬化是否由酒精所引起,患者都應避免飲酒,因為酒精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低鈉飲食:體內鹽分過高會令水份傾向保留
Nov 3, 2022

肝硬化是什麼?一起了解3種常見肝硬化併發症!
肝硬化是一種由肝炎和酒精引起的晚期肝纖維化,病人有機會出現不同的併發症。以下是肝硬化常見的3種併發症:
1. 門脈高壓:肝硬化會增加肝門靜脈的壓力,提升靜脈內的血壓,增加靜脈血管破損的機會,繼而引發嚴重出血。
2. 腳部和腹部水腫:肝硬化患者通常因為肝功能較弱,所以較難製造血清蛋
Nov 3, 2022


社署職員講座—長新冠後遺症與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不少港人都曾確診,甚至是二次確診或三次確診。部分確診者更會病癒後出現後遺症,即「長新冠」。社會福利署委託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為社署職員提供有關新冠後遺症及其治療方法的講座。 是次講座邀請了周卓威醫生作為講者。周醫生建議患者可以選擇「高壓氧」以紓緩「長新冠...
Oct 21, 2022


醫護之選-健康品牌成就大獎2022 登上星島、經濟日報
由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主辦、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統籌的「醫護之選-健康品牌成就大獎2022」早前圓滿結束,並刊登於星島及經濟日報。 衷心感激典禮當日蒞臨的嘉賓,亦再次恭喜各個得獎品牌,希望大家可以能夠繼續秉承著關懷社區健康之精神,繼續為社區健康作出貢獻。...
Oct 21, 2022


澳洲博惠堂贊助 - 330位醫護人員在線進修 - 「中西合璧—癌症病人之照顧與飲食」(CNE 1.5)
超過330位醫護人員參與「中西合璧—癌症病人之照顧與飲食」免費進修ZOOM講座。 由於癌症患者需要進行不同的療程,所以日常飲食及身體調理需要格外留神。中醫師—蘇鳳蘭醫師分享雲芝研究結果,雲芝能夠促進人體免疫功能,亦可以紓緩治療所引起的副作用。 營養學家—Arlene...
Oct 21, 2022


醫護之選名單出爐
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舉行的「醫護之選—健康品牌成就大獎 2022」頒獎典禮剛圓滿結束。大獎由超過200位醫護會員選出,就品牌策略及管理、公眾健康的貢獻、公司內部健康文化的表現之三方面作評審。 本會將透過電視、報刊、電子推廣等多個渠道發佈,大家請密切留意。...
Oct 19, 2022


肝病患者想補充蛋白質 要靠BCAA?
肝臟是人體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患有肝病會減緩我們身體合成蛋白質的速度,使我們免疫力下降。常常聽說支鏈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是最適合肝病病人的蛋白質,到底BCAA可以如何幫助肝病病人呢?
1. 多數蛋白質氨基酸都在肝臟內進行代謝,肝功能下降會影
Oct 3, 202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