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為滴酒不沾就能獲得健康肝臟?
很多人認為肝臟疾病的成因是酗酒,這只答對了一半。
肥胖,其實也是肝硬化、肝癌的一大威脅。
肝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黃煒燊教授解釋,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基於日常飲食不健康,吃太多高脂食物,以致肝細飽積聚過多脂肪而慢慢受損,形成肝纖維化。當肝纖維化愈來愈嚴重,就會演...
Aug 24, 2021

小食範例:三文魚老少平安
為免病情惡化,肝病患者們都要遵守飲食原則,保持均衡的飲食。今天營養學家伍雅芬小姐為大家帶來第4款食譜—三文魚老少平安,讓大家食得健康又愉快。
【小食範例:三文魚老少平安】
材料 (2-3人份量)
- 三文魚肉 4兩(160克)
- 豆腐 1盒大(300克)
- 蛋白 1...
Aug 18, 2021

甜品範例:黃豆粉黑芝麻香蕉小蛋糕
為免病情惡化,肝病患者們都要遵守飲食原則,保持均衡的飲食。今天營養學家伍雅芬小姐為大家帶來第3款食譜—黃豆粉黑芝麻香蕉小蛋糕,讓大家食得健康又愉快。
【甜品範例:黃豆粉黑芝麻香蕉小蛋糕】
材料(8個小蛋糕份量):
- 自發粉 80克
- 香蕉 1隻
- 糖 2湯匙
- ...
Jul 14, 2021


學日本人護肝 靠呢4種食物!
日本福井縣的肝臟疾病死亡率低,肝臟健康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他們經常食用以下4種食物:豆腐、蘿蔔蓉蕎麥麵、牛蒡、柿子。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 大豆食品是植物蛋白,比起動物蛋白於肝臟來說較低卡和溫和。此外,大豆含有豐富BCAA,對肝性腦病變的症狀有緩解作用,同時亦能提升肝功能...
Mar 24, 2021


小食範例:雞肉三文治
攝取BCAA對肝病患者相當重要,補充含有BCAA的食物有助減慢肝性腦病的進程。
*知識重溫:支鏈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 BCAA)代謝的地方主要是在肌肉,所以即使肝功能下降也不會影響BCAA 的蛋白質合成,對肝病患者格外重要。
我們今...
Mar 23, 2021


肝病咪睇少 認錯症狀好「大鑊」
「全國愛肝日」是鑒於近年中國的慢性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而設立的日子。自2001年起,每年3月18日各地有關機構都會廣泛宣傳預防肝病的資訊,讓更多人關注肝健康。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罹患肝病時,身體往往會出現一些典型症狀,但多數患者並不會有明顯症狀,...
Mar 18, 2021


脂肪肝要飲食調整 擔心「無啖好食」?
脂肪肝是常見的都市病,脂肪肝發炎會令肝臟受損及形成纖維組織,持續發炎會令肝臟無法癒合及滿佈疤痕,嚴重時更會導致肝硬化,繼而演變為肝癌。患者或會感到疲倦或感覺肝臟位置疼痛或不適,即身體右側肋骨對下處。會有疼痛感是因為脂肪積聚太多令肝臟膨脹,導致肝臟表面的敏感膜層拉伸。
註冊...
Mar 10, 2021


預防脂肪肝 高蛋白還是低蛋白?
德國Potsdam-Rehbruecke人類營養研究所(DIfE)的Andreas Pfeiffer教授發現高蛋白飲食對肝臟脂肪有正面影響。研究小組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小型實驗,讓參加者進行高蛋白或低蛋白飲食,之後為他們開刀,進行減肥手術,從中收集肝臟樣本。經分析發現,高蛋白飲...
Mar 3, 2021


小食範例:簡易希臘青瓜乳酪醬
支鏈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 BCAA)代謝的地方主要是在肌肉,所以即使肝功能下降也不會影響BCAA 的蛋白質合成,補充含有BCAA的食物有助減慢肝性腦病的進程,對肝病患者格外重要。
今日會推介一款含高支鏈氨基酸的食譜,有興趣的朋友可...
Feb 24, 2021


節儉反致肝病? 攝攝埋埋變「慢性自殺」
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陳炳諴分享病例指,患者平日非常節儉,一包米可以吃3個月至半年,有部分米已發霉,但她以為煮熟後仍可食用,最終致病。患者經藥物治療後,其肝指數及黃疸指數開始下降。陳醫生提醒,烹煮過程雖可殺死發霉食物所含的細菌和霉菌,但毒素依然存在。如果體內黃曲霉毒素濃度過高,...
Feb 4, 2021

肝硬化逆轉有法?
硬化的肝可以「變軟」? Marcellin教授在2013年發表追蹤肝硬化「變軟」最大型的臨床研究涉及三百多名乙肝患者,他們服用抗病毒藥「替諾福韋」。在5年內,三度讓研究人員抽取肝組織檢查,監察其治療前、治療中,以及治療後的肝臟情況。結果發現,96名步入早期肝硬化的參加者,服...
Jan 27, 2021

肝臟切除手術新希望 先「養大」後切除
切除腫瘤和周邊組織,是治療肝癌的優先選擇。不過原來並非每個患者的肝都夠大,符合條件進行切除手術。本港醫學界就引入「二步肝切除術」,先「養大」病人的肝臟,再做切除。港大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陳智仁醫生表示,右肝較左肝大,進行切除手術要視乎左肝的大小,左肝要有足夠的體積才能做手術。...
Jan 20, 2021

肝活檢VS超聲波檢查?
肝活檢是目前最準確的檢查方式,但畢竟抽取內臟組織,有機會導致肝出血,且有一定危險性;另一項傳統方法是超聲波檢查,但只能診斷初期肝硬化,不能確定肝纖維化。比較前沿的科技,是肝纖維化掃瞄,其過程是儀器發放音波,透過皮膚傳至肝臟,再憑音波震動傳送的速度測量肝臟硬度,準確反映肝纖維...
Jan 13, 2021

有乙肝幾耐要CHECK一次? 肝腫瘤可以半年「由無到有」
徐成智醫生指,未有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宜每隔半年見醫生,接受抽血及超聲波檢查,觀察肝臟有否發炎及結構有何變化,如是否有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腫瘤等等。以半年為界,因為肝腫瘤可在短短半年內由無到有。如有肝硬化者,較易有併發症,應每四個月覆診一次,超聲波檢查則每半年一次。
————...
Jan 6, 2021

Merry Christrmas! 醒你護肝貼士
聖誕佳節歡聚,同親友慶祝之餘,記住小心飲食,注意休息唔好捱夜啊!
--乙肝患者護肝小貼士—
●足夠休息,避免捱夜
●少吃高脂肪、油膩食物
●避免吃貝殼類海產、豬肝等高危食物
●避免飲酒
●保持運動習慣
——————————————
營肝天地(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的屬會,旨...
Dec 22, 2020

護肝有法 你知唔知?
肝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它正要來襲或如何應對,從而錯過了挽回的時機。當肝臟向你求救發出信號時,有辦法阻止嗎? 我們需要認識肝病的可怕之處,才能擁有好心肝。
「營肝天地」為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的屬會,旨在為患肝病人士及家屬,以及對肝臟健康和肝臟營養資訊有興趣人士提...
Dec 22,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