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 X ClinicONE 隆重推出-遙距看護服務
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獨家優惠:購買時輸入優惠碼「MNHD100」即減$100 香港疫情嚴重,屋企老人家唔方便出去睇醫生?就算小病出去睇醫生都怕增加感染疫情嘅風險?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與ClinicONE推出遙距看護服務,透過遙距監察健康數據,如果數據異常醫護人員會提供實時線...
Mar 4, 2022


3月護士進修學分講座(CNE1.5)現正接受報名!
肝臟是人體中負責代謝的器官,扮演著去除毒素的角色,因此肝臟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當身邊的人不幸患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慢性肝病,又應該如何去照顧和幫助他們? 營肝天地是一個專為肝病醫患而設的平台。為慶祝成立一年,香港醫療發展協會顧問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周泰年醫生 及...
Mar 2, 2022


脂肪肝四大原因!亞洲人更易患上?
脂肪肝大家就成日聽,但係大家又知唔知道亞洲人嘅四大脂肪肝成因係咩呢?
第一)飲食失衡:高熱量、高脂肪嘅飲食習慣係脂肪肝嘅元兇有一項研究發現,香港脂肪肝患者嘅膳食質量指數係國際評分較低,並且缺乏進食蔬菜、水果同攝取維他命C。
第二)缺乏運動🏃:因為少運動容易積累脂肪,增加
Feb 24, 2022


吃發霉食物 嚴重可引致肝癌?
食用發霉食物除咗會引發腸胃不適之外,其實都會對肝臟造成一定影響👀因為食物發霉後,當中的黃曲霉菌會釋放黃曲霉毒素,尤其是變壞嘅穀物、堅果、花生等等。
如果一段時間內持續進食含黃曲霉毒素的食物,可能會引起慢性中毒令肝臟持續受損,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若果本身患有乙型肝炎
Feb 24, 2022


註冊護士進修學分講座(CNE1.5)- 拆解乳腺纖維瘤與疣的迷思
今次講座外科專科醫生陳梓欣醫生為大家講解了乳腺纖維瘤的類型和治療方法,及如何分辨、治療和預防生疣,相信能夠增加大家對這些課題的認識! 感謝各位踴躍參與! —————————————————— 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醫療公關)網址: www.hkhmrc.com...
Feb 24, 2022

對肝炎有疑問 隨時打個電話就可以?
唔知大家知唔知道,香港有一條24小時運作嘅「肝炎熱線」呢?
其實呢條熱線係由衛生署嘅控制病毒性肝炎辦公室設立,大家只要打去2112 9911,就可以查詢到各類病毒性肝炎嘅資訊!例如點樣預防甲型同乙型肝炎、以及其他病毒性肝炎嘅資訊。而且熱線仲會提供廣東話、英文同埋普通話,方便查詢
Jan 27, 2022

2020肝癌佔癌症死亡數字一成?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本港最常見癌症中排名第五位嘅就係肝癌,總共佔癌症新症總數嘅5.3%。
而喺男性最常見嘅癌症中,肝癌排名第四,總共有1448宗新症。另一方面,肝癌喺女性最常見嘅癌症中排名第十一,總共有428宗新症,男女患者比例大約為3.4:1。而到咗2020年,肝癌佔
Jan 27, 2022


2月護士進修學分講座(CNE1.5)現正接受報名!
乳房的健康對於女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女性應該定期進行檢查,包括自我及醫生的檢查。假如發現問題,如乳腺纖維瘤或者心口有疣,只要採取適當的行動,女性亦毋須過於擔心。 今次Zoom線上講座請來外科專科醫生陳梓欣帶大家認識乳腺纖維瘤同疣,參加者更可以參與抽獎,有機會獲得Dyson風...
Jan 25, 2022

水腫與肝臟的關係
肝臟作為身體內負責代謝、解毒、分泌蛋白質合成等功能嘅器官,可謂係十分重要。
當肝臟機能異常或失調,白蛋白(血漿蛋白的主要成分)合成唔足夠嘅時候,水份就會由血管走到組織間嘅罅隙,形成水腫,而呢種情況都可能出現喺急性肝炎、急性肝衰竭或肝病末期上。
但大家亦都要注意!因為水腫除咗肝臟
Dec 29, 2021

節制飲酒 預防酒精性肝病
俗語所謂「飲酒傷肝」,因為肝臟代謝分解酒精嘅時候會產生脂肪酸,並堆積於肝細胞,所以經常飲酒嘅人士,都會有較大機會患上脂肪肝,而最常見嘅酒精性肝病有3種: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如果患者發現自己患上酒精性脂肪肝時,能夠及時戒酒,則可望慢慢好轉但如果患者繼續「豪飲」,便
Dec 29, 2021

肝病病人護理小貼士
照顧肝病病人除咗上次提到嘅心靈支援之外,一啲實質而細心嘅支援都十分重要!我哋今次再睇下註冊護士有咩貼士俾我哋!
1)由於患者嘅藥物種類繁多,為咗避免病人混淆服藥時間、劑量等,家屬可以為病人準備每天需要服用的藥物,處於盒子內並加上服藥時間、注意事項、副作用等資訊。
2)了解病人
Dec 29, 2021

肝病病人心靈支援小貼士
肝病於香港屬於常見疾病,如果身邊有親人患上,學懂照顧患者十分重要,尤其是心靈支援,一齊睇下由註冊護士提供嘅小貼士啦!
1)由於肝病治療時間比較長,患者情緒上可能會比較容易悲觀或焦慮,所以家屬需要耐心傾聽患者心聲,以作理解並作出情感支援,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2)患者就
Dec 29, 2021


2021年12月28日(星期二)醫護人員進修講座(CNE1.5)現接受報名!
前列腺系統是男性身體結構相當重要的一部份,隨著年紀增長,男性患上前列腺疾病的機會相對增加,可能會引致排尿困難、尿流細弱、尿頻等症狀,如尿頻情況在晚上發生,更會影響睡眠質素,值得我們關注。 今次講座請來泌尿外科醫生及營養師,為大家講解前列腺健康與睡眠質素護養,首150位登記領...
Dec 9, 2021

小心肝中毒!路邊的野菇不要採
行山時,我們不時都會看到野菇。大家都知道,顏色鮮艷、有著獨特斑紋、氣味奇特的菇類通常都是有毒的。然而,有時「毒菇」並不會長著一副「我是毒菇」的樣子,它的外貌可以和普通食用菇無異。
全世界最毒的野菇「毒鵝膏菌」看起來就像是一般的蘑菇,但誤食一天後便可導致嚴重腹瀉,繼而是肝臟...
Nov 24, 2021


288醫護人員在線進修——長者帶狀疱疹講座
超過288位護理人員參與「帶狀疱疹的成因、治療與預防方法 (CNE1.5學分)」免費醫護進修ZOOM講座。 「 288位醫護人員在線進修–長者照顧講座」 超過288位護理人員參與「帶狀疱疹的成因、治療與預防方法 (CNE1.5學分)」免費醫護進修ZOOM講座。...
Nov 17, 2021

藥物性肝炎的治療
藥物性肝炎要怎樣醫治呢?由於患者的肝臟是受藥物的毒性所損害,所以醫生會讓病人停用非必要的傷肝藥物。若是必要藥物,醫生就會儘量減少劑量。
在治療初期,醫生一般不會處方藥物,讓患者肝臟自行復原。之後情況會慢慢好轉,醫生亦會按照情況開一些輔助康復的藥物。另外,醫生會持續檢查一系...
Nov 17, 2021

常吃止痛藥 分分鐘「害肝」
「藥物性肝炎」是因服用藥物而致的肝病,常常自行購買成藥服用的人士有較高機會患上。
止痛藥是其中一種常被購買的成藥,其包含撲熱息痛(paracetamol),又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若按正常劑量服用的話,那是十分安全的。可是,若然大家過量服用,不論是一...
Nov 10, 2021

是藥也是毒 小心患上藥物性肝炎
所謂「是藥三分毒」,長期使用藥物就會損害身體,特別是負責代謝有害物質的肝臟。因服用藥物而傷肝的情況就叫「藥物性肝炎」,又稱「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性肝炎的病徵包括食慾不振、疲倦、噁心、肚瀉和思緒混亂等,和間中出現的小毛病差不多,因此患者難以察覺,往往等到急性中毒入院時才知...
Nov 3, 2021

預防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主要經血液和體液傳染,由於現時還沒有針對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所以我們只能藉著做好以下預防措施來避免感染丙肝。
1. 切忌與他人共用針咀、針筒等會沾上血液物品
2. 避免與他人共用剃刀、牙刷等日用品
3. 在進行性行為時,需正確使用安...
Oct 27, 2021

甚麼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肝炎,主要經血液和體液傳染。跟甲型肝炎不同,若患者身體不能抑制病毒,丙型肝炎會演變為慢性肝炎,最終或會導致肝硬化及肝癌。
治療方面,傳統治療方法為「混合療法」,即是注射干擾素和口服利巴韋林(Ribavirin) 。「混合療法」的成效受很多因素影響,特...
Oct 20, 2021

甲肝患者注意事項
甲型肝炎是會自行痊癒的急性肝炎,不會演變為慢性肝病,死亡率極低。大部分患者會在兩星期至兩個月內痊癒,只有約15%患者的病徵會持續四個月。
治療方面,目前還沒有用於醫治甲肝的特定藥物,醫生所處方的藥物往往都是用來紓緩症狀的。話雖如此,甲型肝炎患者還需注意以下事項:...
Oct 13, 2021

2021年11月16日(星期二)11月的醫護人員進修講座現接受報名!
「生蛇」又稱「帶狀疱疹」,係一種令人痛楚、呈帶狀的紅疹並帶有水泡的傳染病。隨著年紀漸長,「生蛇」嘅機會增加,亦更容易出現後遺痛症。所以對長者嚟講,「生蛇」真係可大可小,值得我哋關注!! 今次我哋請嚟不同醫護界別嘅專家,分別從醫生、藥劑師、安老業嘅角度,分析「生蛇」的成因、治...
Oct 7, 2021

2021年10 - 12月一個月咖啡因健髮產品免費試用
不論男/女性都有可能會出現脫髮煩惱,而年齡增長、生活壓力、環境污染等都可能係脱髮或頭髮稀疏嘅成因。 頭髮跟我哋一世,當然要好好護理佢。除咗可透過飲食健髮之外,亦可從洗護髮及保養着手,為頭髮提供更多修護養分,改善脱髮。 我哋舉行「一個月健髮產品免費試用」,俾大家試用「彩豐行H...
Oct 7, 2021

甚麼是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一種急性病毒性肝炎,甲肝病毒會通過糞口途徑傳播,進食不潔食物和食水很容易會受感染。
成年人患上甲型肝炎往往有以下症狀:
1. 較易疲倦
2. 胃口變差
3. 黃疸(皮膚和眼睛呈現黃色)
4. 尿液變深
5. 嘔心嘔吐
6. 上消化道不適
7. 發燒...
Oct 6, 2021
bottom of page